详细信息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信息页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N0.007丨余秋雨:垂钓

加入时间:2020/8/13 9:33:41   来源: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音频链接
作者 /余秋雨 赏析 /栾人学 朗诵 /朱勇 摄影/ 王子君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钩,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么?”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作品赏析



两副不同的钓杆,一胖一瘦内外姿态完全相左的两位钓者,各自不同的追求与坚守,在强烈反差中和谐同框。

《垂钓》虽只千余字,却与作者的大部分散文一样极具色彩浓郁的传奇式的故事性,传统小说的技法和观念,“人文山水”的特点,“学者文化”的特色,构成始终充满雅俗共赏的阅读张力。

《垂钓》极似一部戏剧小品、寓言式表达的短剧。场景与人物造型、形体动作、内心独白,清晰鲜活地呈现出“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与“喜剧美”和“悲剧美”。文中二人的简明对话,看似不肯留白,却将读者的思考逼向极致。



在中国文学史上,“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不挂鱼饵直钩垂钓”的“姜太公”,皆以各有千秋的人生追求而留名。《垂钓》中的“胖”“瘦”钓者,完全有资格在现代文学的“垂钓者”人物画廊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栾人学)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中国文化史学家、散文家、艺术理论家。其历史文化散文的创作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其作品多次获得海内外大奖。


赏析嘉宾

栾人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著文学作品 12 部,电影、电视剧本 28 部,获全国、全军奖 16 次,立二等功 1 次、三等功 3 次。

朗诵者

朱勇,军事学硕士,多年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工作,在电台、电视台多档节目中担任解说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