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信息页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N0.041丨弥生:新米

加入时间:2021/4/12 10:08:11   来源: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新 米

 

作者 /弥生  赏析 /卢彦  朗诵 /葛蕊萌 

 

听到门铃响的时候,我正在往花盆里种蒜,那些在盘子里一直泡着水的蒜苗已经长到七、八公分高,再让它长高,得挪到土里给些泥土的养分了。

 

对讲机那边,是一个年轻人,穿着佐川急便的制服,说是有东西送过来。

 

我放下手里的蒜苗,赶紧去开门,年轻人搬了一个大纸箱,很重的样子,打开纸箱,里面有一大纸袋的新米,足有三十公斤。

 

米是从千叶多古町的乡下寄来的。那个我已经有四、五年多没回去过的乡村,那葱郁的山坡,春日绿莹莹的竹林和菜地,收获季一望无边金黄的稻田、和山坡上挂满橘色的小灯笼柿子的风景,一下子涌进我的脑海,还有已经年迈却依旧勤劳的伊东夫妇朴实爽快的笑脸,似一道冬日温暖的阳光照耀进来,让我在疫情中被困足的忧郁有了一些治愈。

 

我拨通伊东家的电话。中午这个时间,通常他们在家。

 

“喂,你好,好久不见!”我说。不知为什么,声音发出时,有些颤抖。

 

“哦哦,是弥生啊,真的好久不见了呢……”是伊东太太接的电话,笑声还是那么爽朗。

 

“谢谢您寄来的米。”我说。“你喜欢,我也高兴呢!”伊东太太又呵呵笑起来,她笑的声音很爽亮。

 

图片由作者提供图片由作者提供

 

多古是千叶县的一个乡下地方,尽管日本城际电车已经超发达,那里却因为是名副其实的乡村,没有办法坐电车直接到达。十几年前曾有一班地域的公共汽车,每天早晚各有一趟,开到多古町的镇上,那时多古町还没有那个充满了当地人情温暖的“道の駅”。

 

这种一般乡间路上的休息站与高速公路上的味道不同,它里里外外洋溢着乡间浓浓的生活和朴实,展现着乡间人的劳作成果和手艺,一把蔬菜,一袋花生,一包米,一块年糕,一束田野里的花或还带着清晨露水的竹笋,经常会让人有那么一会儿,感觉是回到了故乡老家。

 

从镇上的车站下来后去到村里,没有自己的车开的话,还有一大段路就得用脚走了。细而弯曲的小路的两边,时而是杉树或杂木树林,时而是菜地和水田,途中还经过饲养着很多奶牛的牛场,旁边堆着小山一样高的牛粪,散发着乡村特有的味道,还会经过夏天开满荷花的一大片池塘,有许多小小的青鳉鱼在活泼地游来游去,之后再绕过两三座长杂树的小山,就能看到那些一户一户的散落在田地中的农家了。

 

多古町是产米的地方,稻田里的水,来自于地下的活泉,泉水一直汩汩地滋润着那些围绕着山里面的田地,而水好的地方,植物自然受到眷顾。

 

伊东一家住在长满竹林的山坡下面,顺着s型的小路一路向谷底,便见到有两三轩古朴的民家,这里是村庄里最不规则的地段,与大部分的农户有些疏离,在s的最后尾。谷底只有三户农家,一户是我们那时从一个姓铃木的前农家那里租借的,房子是一幢百年老屋,老得到处散发着明治年间的味道;最后面的一户是姓荻原的夫妇,而在中间的一户就是伊东家了。

 

伊东家的院落很大,院落门口有一块硕大的青石标志,是一个有着非常日本庭园味道的院子,前庭院里青石以外,还有古井竹筒水流花卉,各种季节里的鲜花,开满了庭院的各种角落。后院则是各种农具拖拉机播种机一应齐全,摆放得整整齐齐。

 

图片由作者提供图片由作者提供

 

20多年前,我家先生对自己写字楼里的人生和繁华的大都市产生厌倦,一个人逃避到这里,租下了与伊东家隔壁的农家空舍。

 

这家农舍后面与伊东家的界篱,只是一行冠绿树丛,且中间还有一个供人出进的豁口。和伊东家开始交往以后,才认识那树丛是茶树。后来每到清明前后,齐腰高的茶丛冒出鲜嫩的绿芽,伊东太太说可以摘来自己烤制茶叶,我没有烤制茶叶的耐心和功夫,经常摘下后直接做成鲜茶炒蛋,也着实让她惊讶了一下。

 

和伊东一家做成朋友其实是先生已经在那里住了一两年以后的事。这片片竹林和山坡地,这满坡的野菜和野花,还有不时到访的山鸡和小鸟,春天的竹笋和鲜茶,六月梅子的采摘和泡制梅酒,秋日的柿子和柚子的收获等等,让已在生活中身心疲惫的我,在这片远离人群的自然里得到了一些治愈。

 

伊东先生和太太每天一早会开着拖拉机和小卡车去种田,下午经常在院子里晾晒农具和摆弄花草,晚饭之前会去自己的菜地拔一些蔬菜回来,看到我在时,总会拿给我一些,还一边笑呵呵地问,会煮吧?

 

我是他们见过的第一个中国人或外国人。他们教我各种农家人的生活技巧,教我分辨野菜和做法,教我在山坡上砍竹子和挖笋,教我做茶叶腌梅子和晒干菜……我则常常在做饺子包子或者什么中国风味的菜肴的时候,请他们品尝。

 

逐渐的,那个茶树丛豁口的地方被踩得坚硬和黑亮;逐渐的,伊东家成了我在日本的亲人一样的存在。我在东京一直是一个外来户,在那个有些僻静的乡村,却找到了自然和自在的愉快。乡村的那些大自然和乡村人的那些淳朴,会淡化城市生活中的很多欲望和很多繁杂,让你简单和满足。

 

电话里,已经85岁的伊东先生和太太说他们已经不像以往那样的在田间劳作,在水稻插秧和收获的农忙季节,在城里工作的儿女都会回来帮忙,只是,真的很久都没有见到我了……

 

打开厚厚的纸袋,一股新米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把手插进去,一粒粒饱满而洁白的米清凉而有重量。那段与伊东家为邻的生活经历,深深的存在于我的人生轨迹之中,有些事,或许我们无法预测,但有些情,是会长远留着的呢……

 

作品赏析

旅日华裔女作家弥生是位很会写生活、写角色、写人生的作家。在《新米》中,作者笔法娴熟流畅,用最普通的形式和生活片断描写塑造世间的美好和人生的美妙。细细读来,慢慢品味,一种发自内心的美感油然而生。

 

作品通过收到朋友送来的一袋新米拉开序幕,接着讲了那产米的乡间独有的静谧和清新,进而又引出作品的主题,对念之在之的故交伊东一家人的描写,刻画出了生命的美好和主人公一家的善良纯朴,从字里行间流淌出了普世的良知和人性的美好。作者没有用惊天动地的事件来博宠,也没有用出乎意料的情节来托举,而是用最普通、最直白、最朴素的语言和性格来写生活、写感受、写主人公。正是作者这种摘取自然灵动的生活笔触使我们感受到了世间的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卢彦)

 

作者简介

弥生,和富弥生。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日本华文文学笔会副会长、日本女作家协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中文讲师。作品散见于《文艺报》《诗刊》及海外华文媒体。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

 

赏析嘉宾

卢彦,诗人、作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沈阳市诗联协会副会长、沈阳味一诗社社长、沈河社区学院诗词班讲师。多次获得全国、省市诗歌丶文学大赛奖项,出版《霜重集》等文集。

 

朗诵者

葛蕊萌,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演讲朗诵活动教学与组织工作,所培养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演讲朗诵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