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信息页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N0.044丨任启亮:故乡的田野

加入时间:2021-05-05   来源: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故乡的田野

 

作者 /任启亮  赏析 /刘笑伟  朗诵 /阿峥

 

如果说什么样的景色最让我魂牵梦绕,那就是故乡的田野。新翻耕的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满地的野花小草随风摇曳,麦田微波,稻花飘香,果树花开花落,杨柳由绿变黄,还有蝉鸣蛙跳,狗吠羊欢,蝶舞鸟语——那种景象永远无法忘怀。

 

地处黄淮平原,四季分明,沃野千里,是家乡田野的特色。

 

田野是一幅变幻的风景画。冬天树叶凋零,万物萧飒,冬小麦匍匐在地笼之间,露出稀疏的短发。大地空旷通透,视野开阔,远处村庄依稀可见。小时候雪多,每年都会下几场。冬雪覆盖的田野一片洁白,麦苗顽皮地钻出脑袋,或安静肃立,或迎风摆动。雪地上零零散散留下一些动物的脚印,或是不甘寂寞的狐狸,也许是觅食的野兔。这些家伙可遭了殃,猎手们正躲在一个高坡后边举枪瞄准,狐狸和野兔在劫难逃。河床中央水还在缓缓流动,几只野鸭悠然自得地游着。远处飞来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与野鸭嬉戏一般,又飞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天的田野表面冷清、单调,可它正使劲吮吸着阳光和土壤的精华,悄悄积聚能量。一场春雨到来,便一发不可收,淋漓尽致地发挥,把大地染上五颜六色。

 

先是小草露出柔弱的绿芽,开始是一棵两棵,接着一片连着一片,你拉着我,我牵着你,蓬蓬勃勃,绿意盎然。各种野花,红黄蓝紫色彩斑斓,生机无限。冬小麦像注射了兴奋剂,不断长高长胖,渐渐覆盖了地笼,墨绿如黛。路旁的杨柳,摇着摇着,就摇出满头的绿荫。杏花香了,梨花白了,沿河的一排桃树,似一道彩虹。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开春之后是小麦生长最快、最难伺候的关键时期,既要保证养分,合理养护,又要按照天气和季节的变化适当控制长势。长的过猛过快,过了劲,难以高产。这时,要视情给麦田除草、施肥、灌溉,又要避免它没有节制的疯长。除了麦田,预留的春种地块,要做好各种准备。播种高粱玉米的要深翻、平整,插种红薯的要打垄,山坡地要捡拾石块,还要准备各种粮种菜种,为水稻育秧,为红薯育苗。春天的田野是忙碌的田野,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田野,笑语欢歌的田野。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田野最美丽动人的是夏秋季节。一粒小小的种子、一棵柔弱的嫩苗,只要扎根沃土,经过数月的生长发育,就结出累累果实。黄豆、绿豆遇上连续几个艳阳天,夹壳就渐渐鼓胀起来;玉米由绿变黄,腰间长出两颗手榴弹;高粱是标准的美男子,高举着红红的穗子傲视万物;粗壮的辫子已经把谷子累弯了腰;棉花裂开小嘴吐出一片洁白;红薯把地笼拱出一道道裂缝……

 

四季交替,春播夏收,踩着田野的泥土,吹着田野的风,我们这些孩子不知不觉长大了。麦田里练滚翻,玉米地里捉迷藏,黄豆地里逮蝈蝈,瓜田里偷甜瓜,小河沟里捉鱼虾,爬上杨树捅鸟窝。再大一些,便参加农田的劳作,收割麦子时跟着捡麦穗,大人栽红薯时帮助丢秧苗,庄稼地里拔杂草,庄稼成熟时田间地头哄麻雀等等。田野是庄稼人的生命所系,是孩子们的练功场和游乐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世纪60年代末,家乡推广种水稻,旱田变水田。第一步是整治土地,农田里的坟茔一律迁到后山,杂七杂八的树木全部伐没,高低不平的田地平整一新,沟沟岔岔都重新规划整理。接着是在河堤修建水泵站,同时找来勘探队打深井,并修了纵横两条贯穿南北东西的引水渠,几乎全村所有农田都在灌溉范围。更有远见的是将一个位于河堤旁、占着良田的自然村迁到山坡下,腾出大片农田,重新规划村庄和道路。这样一来,农田更加规整,田野更加开阔,数千亩粮田,形成了一个横平竖直、依山沿河的长方形区块。田地之间又被水渠和田埂隔开,一方一町,像作业本上画出的田字格。更让人高兴的是,水稻产量远远高于玉米、高粱、黄豆等作物。每年一季小麦,一季水稻,彻底摆脱了粮食短缺的局面,家家有余粮,年年超额交公粮,一日三餐都是大米白面。

 

1975年春,我高中毕业回乡当农民,后来又成了支部书记,土地成了整天厮守的伙伴。田野不再仅仅是一道优美的风景,而是有了更加厚重的分量。我用脚步无数次丈量着这块土地,为她安排着春播秋种,夏收冬藏,一心要让她富饶美丽,瓜甜果香。更有无数个日日夜夜,为这块土地翻耕、撒种、施肥,除草、插秧、收割。这些,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日子,也践行着一名农村青年的使命担当。

 

一个早春的夜晚,月光如水,微风拂煦,麦苗返青,空气中清香悠悠。我情不自禁地踏入麦田,倒地仰卧,深深呼吸着田野的芬芳。群星闪烁,银河生辉,不时有流星划过。我不由想起,身下这片土地,一百年前、一千年前是个什么样子呢?我的祖先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正是有了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和一代一代人的耕耘和收获,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从此,除了正常的劳动之外,每年我都会在不同的季节,沿着那道水渠和田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走上无数遍。看到麦苗像绿色的地毯,被风吹起层层波浪;踩着挂满露珠的野草,弄湿了鞋袜;抚摸着颗粒饱满、沉甸甸的麦穗;望着金黄连绵的稻田;听到田野喜鹊吱吱喳喳的欢叫;闻到新翻耕土地泥土的味道……总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无法言说的快感,更油然而生对土地、对田野的深厚情感和敬畏之心。

 

作品赏析

评价一篇优秀的散文,常会用到这样一个词:韵味。在应景之作、急就之章颇为盛行的今天,一篇有韵味的散文并不常见。

 

韵味首先来自于真情。细读《故乡的田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故乡的爱。这里田野的四季,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只有把心铺展在田野之上,才会感知到如此生机勃勃、细致微妙的风物景致。散文写作也是打井,情有多真,井就会有多深。

 

韵味离不开诗性的语言。有了诗性,语言是灵动的,也是平稳的;是具象的,也是充满张力的。于是,“变幻的风景画”有了秩序,四季的流转也有了节拍。我特别欣赏散文中对故乡风物的拟人化描写,亲切、细腻又不失幽默。

 

严格说来,语言的诗性是一种写作的功夫。反复打磨,方有美玉;经常把玩,才有包浆。散文的语言亦是如此。(刘笑伟)

 

作者简介


任启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散文》等报刊发表作品。散文曾入选《语文主题学习》及多种读本。著有《一路风景》《特殊的旅行》等。

 

赏析嘉宾


刘笑伟,诗人,《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有著作16种,军内外奖项若干。

 

朗诵者


阿峥,一名文艺战士,舞台是他的战场,声音是他的枪,情感是那颗穿透心灵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