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信息页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N0.052丨初曰春:父亲的“一大”情结

加入时间:2021/6/28 10:26:06   来源: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父亲的“一大”情结

 作者 /初曰春 赏析 /陈海强 朗诵 /葛蕊萌




父亲冲我大发雷霆,原因是我出差上海,没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看看。

“你还是党员吗?你还像个军人吗?”父亲问我。最近几年,父亲乐于被街坊邻居称为“老党员”,也时常把“党员”这两个字挂在嘴边。倘若别人对“党员”二字稍有不敬,他便会生气。不仅如此,他还一直认为,我的祖上与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父亲的主观意识严重影响了我,在某一时期,我总是做着同一个梦:

夏末秋初的光景,在上海一个幽静的院落里,初凤林顺着花丛装扮的小路,拐了个弯儿,走到院中央,那里有一口大缸,缸里养着荷花。他在缸前驻足,我站在他身后,试图与他对话,但他始终不肯言语。

这个梦源于父亲的讲述,初凤林是他的祖父,也就是我的曾祖父。

父亲说,曾祖父与上海滩的一位邵先生有着莫逆之交,邵先生参与过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父亲据此认定,曾祖父可能也为党的事业做过贡献。这一说法无从考证,唯一能知晓的是,他在弥留之际对四个儿子说,这辈子最对不住的是邵先生,希望孩子们莫学自己,能够去上海,像邵先生那样做些大事。

当兵之后,我发现父亲讲述的内容难以自圆其说,偶尔会通过电话跟他争论某些细节。每遇到这种情况,父亲就言及其他,说什么“邵”与“初”是有渊源的,邵先生因此特别赏识曾祖父。的确,在山东菏泽地区,为逃避灾难,曾有邵姓人士举家改姓初,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甚至一度怀疑,在中共历史上是否真有一位姓邵的先生。



摄影/周友铭

(摄于首都博物馆“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主题展览)

军校生活为我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在图书馆查到了很多资料。比如,邵先生虽然不是中共“一大”代表,但他作为上海党组织的早期成员,一直在为筹备会议操劳着。他不但与李达、李汉俊和张国焘等人共同起草了供“一大”会议讨论的文件,还把自己的家当作大会的“筹备处”,并险些遭遇白色恐怖。

邵先生的家,那就是我梦中去过的院落吗?真正找到了历史依据,那些梦境反倒离我远去,倒是战火纷飞的场景冷不丁地会涌进我的脑海。我难以用文字还原那些场景,只能感慨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我们党在劳苦大众的拥护下一天天成长壮大,进而又一步步走向今日的辉煌。

我忽然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反复唠叨曾祖父的故事,他是想用家族史教育我堂堂正正走正路。庆幸的是,我成为家族中的第四位军人。

曾祖父的四个儿子未曾去上海,却没辜负他的遗愿。老大参加了地下党,隶属于胶东抗日特委,又跟随部队转战南北;老二是东海独立团的营长,牺牲时年仅二十一岁;老三跟杨子荣是同批兵,一起去了东北;老四,也就是我的祖父,留在老家负责传宗接代,他去世前再三嘱咐父亲,让我将来也去当兵。

我是家里的独子,父亲不顾家人反对,在高考和入伍之间选择了后者,硬是把我送到了部队。消防兵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兵种,我很多次踏入灭火救援的现场,也曾怨过父亲心狠。

很多年来我与父亲的关系不冷不热。直至那年,我受命连夜赶到某爆炸事故现场,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方比以往更加挂念父母。一周之后返回北京,我才得知父亲为我的这次任务生了一场病,还专门让亲戚朋友瞒住我,怕我工作分心。

待我赶回家时,他仍未出院,我忽然感到有些难过,某一瞬间,我双目湿润。他看出了我的情绪变化,问我是不是个党员、像不像个军人?我第一次保持了沉默。他的火气来得急走得快,又换了一副语气,让我替他交上一笔特殊党费,说是要救助事故中的受灾群众。

我朝他笑了笑,因为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向我传递一种声音。


我无意去拔高父亲的形象。在类似事情上更不能发表反对意见,好像多说一个字就会引发一场“战争”。

战争早已变为历史,能载入史册的是那些为革命献身的先驱们。曾祖父无缘此列,终究抱憾终生,他只能盼望子孙帮他遂愿。

今年夏天的某个午后,我终于来到了位于上海兴业路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我站在了十八平方米的客堂里,这里曾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我仿佛看到邵先生正在布置会场……而凝目望去,只剩下熙熙攘攘的游客。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想要寻找先人的足迹,却猛地看到曾祖父在那里笑吟吟地站着,冲我摆摆手,压低声音跟我说,邵先生是忙大事业的人,太累,别扰了他的清静。

那天晚上曾祖父破天荒地再次入梦。他还在那个小院里,院子中央有一口大缸,缸里蓄满了水,荷叶争先恐后地钻出水面,露出的尖尖角像一群孩童在招手。这一次,我就站在他的对面,我们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故人,说了很多悄悄话。他还是一副书生气,说话慢条斯理,只是在提到邵先生时,双眸才现出了晶莹,比荷叶上的露珠还璀璨。

梦醒时分,我还不愿回到现实,猛然发现好多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或许我应该给梦中的曾祖父买部手机,不管打电话还是发微信,我都得托他给邵先生捎个话。说点什么呢?干脆就说说身边的变化吧,可这好像一辈子也说不完。我隐约觉得,这一切似梦又不是梦。

邵先生名叫邵力子,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他好像真跟我的曾祖父有些关系。当然,有些事情并不重要。



作品赏析

对散文作品而言,真情无异于一把密钥。从真情出发,叙述将某种力量直抵心灵。以散文笔触抹开尘封的时间,最重要的目的或许并非呈现某个真相。笔锋起落之间,万有引力般无所不在的微光,比真相更加重要。

叙述如流水般逶迤而出,似乎要沿着内心之路到往事中寻找某个答案。一切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是,作者并没有让具体的事实成为叙述的真正靶标,而是在岁月的雾霭忽聚忽散中,由字里行间那些一闪而过的人物、事件及其复杂的线索关联,证实了信仰之存在。一个家庭的故事构成家国故事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好比一滴水和一片汪洋……透过岁月云烟,文学让历史得以被持续发现和解读。

原来,一切神奇面纱的背后,都有着寻常而亲切的面孔。或许,这也是散文作品应有的魅力。(陈海强)


作者简介

初曰春,山东牟平人,编剧、作家,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曾创作长篇小说《背水一战》等,出版《我说红烧,你说肉》《一号战车》等,参与多部影视剧创作,曾获冰心散文奖、金盾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赏析嘉宾

陈海强,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解放军文艺》《诗刊》《散文》《北京文学》等处。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散文大系》等文学选本及语文阅读辅导教材、现代文阅读试题等。出版著作多部。


朗诵者

葛蕊萌,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演讲朗诵活动教学与组织工作,所培养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演讲朗诵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