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汪彤 赏析 /高丽媛 朗诵 /朱勇
我以为蜜蜂只吃蜜,只采花粉。
今年办公室的暖气特别热,清早一打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养在窗台上的绿色植被,蔫头耷脑的,说是冬眠了,其实是被灼热的空气烧得干渴。匆忙打开窗户,换换空气,给花浇些水。本应该休眠的绿色植物,却发出一些新芽,努力生长。
可能是我窗台上蜿蜒而上的碧萝,正大片大片抽出嫩叶,绿油油得茂盛,吸引了窗外冬天里一只努力维持生命的蜜蜂。它从开着的窗缝里,硬挤进身体飞进来。我坐在办公桌前翻阅资料时,蜜蜂也在日光灯旁上下翻飞。
正好有同事来办事,看到蜜蜂感到惊讶,问道:“冬天还有蜜蜂?”我顺口说:“我养了一只。”
同事又惊讶,又好笑,半信半疑。总之,养一只蜜蜂的事,对于我,应该是能做出来的事情,我一直就是这么特立独行地生活。
看到同事半信半疑,我微笑着开玩笑:“不信,我把它叫下来,给你看看。”这次牛吹大了,同事根本不相信,嘴里却也开玩笑说:“那你把它叫下来。”
正说着,蜜蜂却偏偏往同事头顶飞,我惊讶,难道这是一只能听懂人话的蜜蜂?同事怕蛰,连忙躲闪。蜜蜂被同事躲闪时掀起的气流惊扰,又飞到了日光灯附近,把那里当作温暖的阳光。
这一来一回,恰似有人指挥。同事盯着我看了半天,半信半疑地说:“真是你养的。”
我乐了,强压着欢笑,认真地点点头:“是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这是我养的一只蜜蜂,已经说出口了,我就不想敞开窗把它赶出去。我想办公室此刻就是春天,蜜蜂的寿命就三个月吧,这只已在生命尽头的蜜蜂,就让它在温暖的办公室里多逗留几天吧。
办公室里还有一起办公的大姐,进门看到蜜蜂,很惊讶地自言自语:“这样冷的天气,哪里来的蜜蜂呀?”她敞开门和窗户,等着蜜蜂自己飞出去。我也正好解围,给一只蜜蜂“养老送终”的心思全无。
出去办点事,再回到办公室,蜜蜂已经不见了。我想它已经飞走,索性就把它忘记吧。听说冬天的蜜蜂要回到蜂巢过冬,智慧的蜜蜂们想出特殊的办法御寒,它们在蜂巢里互相靠拢,挤在一起,像个毛茸茸的球体。温度越低,它们挤得越紧,使蜂团的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在最冷的时候,蜜蜂结团在一起的温度可达二十四摄氏度,就像在春天里一样。
同时,聪明的蜜蜂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产生热量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在这个蜜蜂组成的毛茸茸的球体中,蜂球外表的温度比球心低,蜂球表面的蜜蜂,便使劲往球心里钻,而球心里面的蜂儿,也乖乖地向外转移,爬出去寻些蜂房里的蜂蜜吃饱,再回过头往蜂球里爬。它们不需解散就能各自爬出去取食,然后通过互相传递的方法,让大家都得到食物,还能增加运动热量,让球体内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样周而复始,挤进去,挤出来,蜜蜂们互相照顾,互相体贴,团结在一起,通力合作,便一起度过了最寒冷的冬天。
我想飞走的那只小蜜蜂,可能趁着天气还没下雪、没有冰冻,一定是回去找自己的蜂巢了,去与它的同伴们一起安全地度过一个冬天。这样想着,去做自己的事情,养一只蜜蜂的事,也渐渐忘记了。
第二天,依旧洒扫除尘,给花浇水,坐定后削一只苹果,苹果的香气弥漫开来。此时,电脑旁的书缝里,悄悄爬出一只蜜蜂,它懒洋洋的,像刚睡醒觉,又似受了伤,困顿地慢慢在桌子上爬。
原来那只小蜜蜂没有飞走,它躲在我办公桌上的书堆里睡了一觉。它一边爬,一边伸伸腿,一边用嘴巴到处嗅,嗅到我早上掉在桌上的小馍渣,便用毛茸茸的两只细爪抱着馍渣往嘴里塞,原来蜜蜂饿了。难道蜜蜂除了蜂蜜和花粉,还吃其他食物?我默默地观察着这只看似被我收养的蜜蜂。它抱着馍渣,用嘴巴吮吸很久后,便开始往别处爬,这时它已经爬得很自如,似乎因吃了食物,有了力气。我连忙放一小块苹果在桌上,慢慢用一根铅笔,把苹果推到蜜蜂跟前,蜜蜂又抱着和它身体一样大的苹果吮吸一阵。我的柜子里还有一瓶蜂蜜,我又用笔头蘸一滴蜜,伸向小蜜蜂。蜜蜂闻到蜜吃的更香甜了,埋着头,几乎就快将自己尖尖的头伸进黏蜜中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屋的大姐正在打电脑,听到我吃吃的笑,回头看我。发现我正逗一只蜜蜂,她赶紧说:小心蛰到你啊!此时蜜蜂已开始在我的桌上跳跃着尝试起飞,它像一只加了油的飞机,开始试跑。它试跑的时候,似乎向我飞来,我就有些怕。我看着它尖尖的屁股,似乎有一只黑色的利箭,正蠢蠢欲动。蜜蜂飞上我的茶叶罐,又飞到我的笔筒上,始终没有离开我的书桌。它似乎就是我养着的一只宠物,但我总提心吊胆,时刻对它保持警觉。它扭头向我飞来,似是友好,但我还是赶紧躲藏,到底它怀里揣着一把有毒的箭啊!
大姐担心地一遍一遍地看我,眼神里都是催促的目光。我不知是打开窗户,还是打开门,正犹豫紧张,却看到蜜蜂飞进我的水杯里,爬在杯壁上,似乎想喝水。我连忙端起杯子朝屋外走,走到楼道的尽头,打开纱窗,又打开玻璃窗。窗外正有暖阳,蜜蜂从杯子中爬出来,爬到杯沿,仿佛攒足了劲,一个跳跃,振翅起飞,飞到窗台上落下,又飞起来向更高的地方飞去。一会儿,一点淡黄就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可在我的想象中,我养过的这只蜜蜂,正飞向它的蜂巢,与同伴们互相抱得紧紧的,一起向冬天后的春天迈进……
作品赏析
案牍劳形的办公室人士,会关心一只蜜蜂如何过冬、如何寻找食物吗?作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小故事,让我们从日常的生活中出走,跟着她观察一只小小的蜜蜂,煞是有趣。看似写蜜蜂,实则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体现出人对动物、对自然的关爱与尊重。
现代人都喜欢追求“诗和远方”,在这篇散文中,“养蜜蜂”只不过在办公室的方寸天地之间进行,读来却有无尽的诗意和趣味,可见,诗意未必要去远方寻找,它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王小波说,“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养一只蜜蜂”,这种“特立独行”,是我们应当拥有却缺乏的。对待同一只蜜蜂,有的人兴致勃勃,有的人只是觉得无聊和焦虑。对细微事物的感知,恰恰是灵魂取得滋养、取得力量的地方。(高丽媛)
作者简介
汪彤,女,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员,300多篇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天津文学》《美文》。出版散文集《心若琴弦》。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连续多年有作品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及中小学生课外读物。
赏析嘉宾
高丽媛,江苏溧阳人。某海防旅现役军人,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历史学士、海军航空大学硕士,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陆军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生活》《军嫂》等报刊、杂志。
朗诵者
朱勇,多年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工作,在电台、电视台多档节目中担任解说和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