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信息页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N0.080丨林子:我们不背叛自己

加入时间:2021-11-24   来源: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我们不背叛自己


作者 /林子  赏析 /剑花  朗诵 /朱勇


初来乍到,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就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在我写下《我们不背叛自己》时,有很多很多的人和事都挤进了我们的记忆。

 

记得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男同学曾这样对我说:“我太想离开家了,真受不了老妈那一套,管吃、管喝、管学习……就没有她不管的。如今,离开她,我突然发现还挺想她的,有时候还很担心她一个人会不会病了,但每次她给我电话的时候我都憋着,想她、关心她的话从来没有说过。不是不想说,就是不好意思说。”

 

而另一次和几位同学交谈时,一位女同学说:“我每次回家都会抱妈妈一下。这是从初一养成的习惯。因为那时候很小,自己很舍不得离开家,但是父母为了培养我的独立性还是忍着不舍把我送来寄宿了。现在慢慢长大了,抱妈妈的时候感觉也变了,突然发现妈妈很瘦弱很单薄,我想我要开始用我的臂膀保护她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样,我还记得2012年3月25日的那个上午,我们在学校操场上一起聆听的那场《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演讲者的语言不仅让我们流泪,更重要的是他的语言刺破我们内心那层无比脆弱却又厚实得可以阻隔我们自己的窗户纸。

 

我清楚的记得,当演讲者问有多少孩子对今天送自己到学校的父母表示感谢,说过“爸爸、妈妈您辛苦了”的话,并请家长诚实地举起手来,几千人的会场不到二十人举手。我们难道真的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吗?我们难道对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吗?当然不是。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从骨子里继承着“百善孝为先”,孝是天经地义的第一大美德,只是,在我们骨子里还继承着一种固有的特质——含蓄。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轻易地流露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在父母、亲人、老师或者前辈面前,我们的爱是含蓄的,不好意思的。

 

图片图片

 

说孝,我更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孝心的,面对父母我们心存感恩,在有条件的时候我们会送给父母最好的东西,甚至让父母过上最优越的生活成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却很难向父母表达内心的这种情感,很难对父母说我爱您、我想您,很难给父母一个温暖的拥抱,感谢父母给我们生命,感谢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

 

说实话,那天我看见同学们和自己父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和每一位父母一样,落泪了。同样,我在我内心也是惭愧的,因为我也从来没有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每将离别父母看到他们念念不舍的目光,我都好想伸出双手紧紧地拥抱他们一下,但我都莫名其妙地抑制住了。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孝不必在意形式。其实最亲的人是最需要用身体的语言去表达爱意的,因为这是最直接的传递温暖和爱的方式,为什么婴儿需要父母的怀抱?为什么恋人之间一个简单的拥抱就会消解一场误会?我开始怀念儿子小的时候,那段最愉快的、最感幸福的时光,记忆犹新的就是他从幼儿园的大门里飞跑出来,扑进我的怀里,我抱着他转圈,抱着他亲吻的那一刻。如今,儿子已经长大了,那样幸福的感觉已经成为记忆的碎片,飘飞在那远去的时光中……

 

不管时间如何消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成长都不会消失,只要我们的生命还在。这样说,只为我们要记得生命的意义,尽管生命的意义实在宽泛,尽管此刻在我们的生命中只显现出一厘米宽的意义,我想我们也该做一公尺深的思考。在此,我以为就是道德范畴中关于孝心与爱心的行为准则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会被讲演者在瞬间的语言打动而热泪盈眶?为什么我们在平常的日子里没有像那一刻,对我们的老师、父母说出我们内心的爱意?也许,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了被父母、家人以及他人的关爱,这个时间是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的。习惯被爱,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缺陷,就好比我们习惯得到一样,任何一种与之相反的状况出现,我们的习惯就会遭遇冲击。

 

在这样的冲击下,我们会有变化吗?这里我们可以不去深究这种变化的前因,但我们必须去深思这种变化的后果。爱,是生动的。爱,是智慧的。除去一种惊心动魄的爱以外,还有很多很多的爱,宛如阳光普照,宛如微风吹来,宛如细雨落下,是那么安静也平常,终日与我们的生命相伴。父母的爱,老师的爱,点点滴滴都收藏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被生活深深地感动着。

 

爱,是人性最光芒的一柱,我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人性的堤坝会因爱增高,就像一位诗人所言,人性增高一毫米大海欢腾一百年。

 

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时常会经历恐慌和痛苦,时常会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些人产生不满或焦虑,这个时候父母的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了至关重要的安全岛,老师的爱也会使我们在成长的焦虑中逐渐安静下来。这一切,都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只是,这种感激往往被前面所说的习惯给挡住了,很少向爱我们的人去表达内心的感激,甚至认为不用表达。

 

何况,如今我们的中学生生活是全社会都公认的辛苦,我们常常在各种冲突中产生矛盾的心理,我们需要在心理和生理上寻求到安全。久而久之,我们也就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父母和老师无条件的爱,这种情绪一直漫延在我们的生命中,毫无顾忌地吸纳一切可以获得的爱。我们甚至还觉得被爱的不够,甚至忘记了对爱我们的人说一句感谢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我们以一颗感恩、诚实的心,真诚地面对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爱我们的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篇面向中学生而写的散文,以回忆的笔法,再现了学生时期与父母情感交织的场景和心理活动的画面,牵出一个爱与被爱需要如何表达和正视的话题,启迪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怎样去接受爱、学会爱、珍惜爱和表达爱。

面对生养疼爱我们的父母和传授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我们却时常违背自己的内心,羞于用温馨的话或肢体语言来表达和回馈爱,甚至忘记了对爱我们的人说一句感谢的话。对此,本文作者并没有讲一些说教式的空泛道理,而是寓情于理、用事例说话,让读者从中感悟出爱的内涵和人性的光芒。

爱与被爱是相互的。就爱而言,时间不是保鲜膜,错过了,会有无法弥补的遗憾。本文告诉成长期的孩子们,孝心与感恩,不一定非要以物质的方式回馈,有爱就要随心大胆地说出来,不要“背叛”自己的心。(剑花)

 


 

作者简介

林子,原名牟玲,重庆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当春》杂志总编辑,北京回归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百万余字。出版诗集《若要存在》《亲爱的黑夜》,及旅游图书《代马依风走京西》等。

 

赏析嘉宾

剑花,本名卢建华,退休老兵。诗歌、评论偶见报端,并被多家融媒体转发,作品多次获奖。

 

朗诵者

朱勇,多年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工作,在电台、电视台多档节目中担任解说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