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行政监管与市场自治
历年“剑网”行动在聚焦权利人和产业界反映强烈的重点整治领域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共治对网络版权秩序建设的作用。一方面,强化平台在版权审核、处理方面的责任,促使平台建立更加完善的版权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例如,一些大型网络平台通过投入大量技术和人力,建立起较为科学、高效的版权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平台上的内容,及时发现并处理侵权行为。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大型网络平台、行业协会、权利人组织、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积极性,推动各方市场主体成立相关版权保护联盟、版权(利益)共同体,建立版权合作与保护的社会共治机制。这些联盟和机制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了强大的版权保护合力。比如,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制定行业版权保护规范,为企业提供快速维权指导;权利人组织则通过集体维权等方式,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批量案件调处降低涉案企业法律风险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成为连接行政监管与市场自治的重要纽带。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文著协)作为我国唯一法定的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让权利人利益最大化,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在网络版权治理的社会共治模式中积极作为,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集体管理组织应有的作用。
从2009年9月开始,在“谷歌数字图书馆版权门”事件中,文著协与谷歌代表进行了三轮谈判,与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以及地方群团组织协调,向全国作家、作者、出版机构发布维权倡议,众多作家、出版社加入到由文著协组织的维权阵营中,迫使谷歌缩小和解协议的适用范围、提交扫描中国图书清单,并向中国作家道歉。在随后的苹果App Store、百度文库、儿童文学作家“3·15”维权、“知网模式”等标志性事件中,文著协均积极发挥法定地位和专业优势,主动作为,有组织地发动作者和其他权利人公开维权,组织专业研讨与交流,有力提升了版权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版权意识。
为更好落实“剑网2022”专项行动,在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指导下,文著协积极联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知识资源平台、行业上下游3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知识资源平台版权合规建设与健康规范发展共同体”,并发布倡议书。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文著协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版权行业共治方面的引领作用。通过发挥自身在法定地位、集体授权、集体维权、批量协调版权纠纷、国际版权合作与版权贸易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平台、期刊、作者建立公平合理的授权关系与利益分配机制。在实际操作中,文著协针对知识资源平台长期存在的授权链条不完整、付酬标准不确定、行业自律意识不强和自律机制缺失等问题,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最终由文著协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知识资源平台使用文字作品付酬办法》,同时积极推动制定相关版权许可合同范本或示范条款。这一办法的出台,为知识资源平台使用文字作品的付酬提供了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实践意义的参考标准,有效维护了广大文字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与健康规范发展。